聚乳酸纖維(PLA)是以玉米、小麥、甜菜等含淀粉的農(nóng)產(chǎn)品為原料,經(jīng)發(fā)酵生成乳酸后,再經(jīng)縮聚和熔融紡絲制成。聚乳酸纖維是一種原料可種植、易種植,廢棄物在自然界中可自然降解的合成纖維。它在土壤或海水中經(jīng)微生物作用可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,燃燒時,不會散發(fā)毒氣,不會造成污染,是一種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生態(tài)纖維。其織物面料手感、懸垂性好,抗紫外線,具有較低的可燃性和優(yōu)良的加工性能,適用于各種時裝、休閑裝、體育用品和衛(wèi)生用品等,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。
采用燃燒試驗法、顯微鏡法、熔點試驗法、紅外吸收光譜法、化學溶解試驗法可對聚乳酸纖維進行物理、化學性能的研究。
1、顯微鏡觀察法
對聚乳酸纖維進行顯微鏡觀察,其橫截面為近似圓形,縱截面纖維光滑、有明顯斑點。
2、燃燒法
纖維靠近火焰時纖維熔縮;接觸火焰時纖維熔融、燃燒;離開火焰時纖維熔融燃燒、熔體下落;纖維燃燒時有淡淡的特殊甜味;殘留物為淺灰色膠狀物。根據(jù)燃燒試驗方法,聚乳酸纖維同合成纖維特征較為相似,無特殊的表征現(xiàn)象。但聚乳酸纖維離開火焰燃燒時有獨特的透明藍色火焰,其殘渣為極少量淡黃色膠狀物,有別于滌綸纖維。但是這個表征現(xiàn)象并不十分明顯,不能單用此方法確認是否為聚乳酸纖維。
3、熔點試驗法
聚乳酸纖維在 150℃左右進行初熔,至 165℃~170℃完全熔融。在熔點法中,聚乳酸纖維的熔點在 165℃~170℃之間,滌綸纖維的熔點一般在252℃左右,錦綸6纖維在220℃左右,錦綸66在260℃左右,丙綸纖維在180℃,乙綸纖維在 160℃左右,雖然能將其與滌綸、錦綸區(qū)分開,但容易和乙綸混淆,加上許多低熔點滌綸的研發(fā),使單純應用熔點法不易進行定性鑒別。
4、紅外光譜法
對聚乳酸進行紅外吸收光譜分析試驗,其紅外吸收光譜圖見下圖。
由紅外吸收光譜圖可見在 1747cm-1 左右有雙鍵伸縮振動強的吸收峰,C-O伸縮振動在1076cm-1 左右,1179cm-1 左右有二個最強的吸收峰,表明該纖維具有酯類特征的吸收峰,屬聚酯家族。但 C=O 伸縮振動頻率位置相應與苯環(huán)共軛的聚酯類要高,強度要弱。
在紅外吸收光譜試驗中,聚乳酸纖維和聚酯纖維的光譜吸收圖有很大的相似之處,但可以通過聚乳酸的特征峰:1076cm-1、1179cm-1、1747cm-1,表明該纖維具有酯類特征的吸收峰,屬聚酯家族。根據(jù) C=O 基與苯環(huán)共軛,C=O 基的伸縮振動頻率比上述位置高低,強度的強與弱,區(qū)分聚乳酸纖維和滌綸纖維。
5、化學溶解法
在溶解試驗法中,聚乳酸纖維能溶解于常溫下的二氯甲烷和煮沸的二甲基甲酰胺中,可以將之與滌綸有所區(qū)別,這是鑒別聚乳酸纖維和滌綸纖維及丙綸、乙綸纖維的關鍵點所在。聚乳酸纖維與滌綸纖維的化學溶解性部分相同,但聚乳酸纖維屬線性脂肪族類聚酯纖維,而滌綸屬芳香族類聚酯纖維,這 2 種纖維在分子結構上的差異導致化學溶解性有明顯的差異。